美元上月跌至三年最低点,而巴菲特手里的伯克希尔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囤积现金—3470亿美元,足够买下半个特斯拉。这位终身看多美国的老爷子竟然开始提防美元,到底发生了什么?
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,巴菲特这句名言曾被奉为投资界的金科玉律。然而在2025年的春天,这位传奇投资者做了一个令全球震惊的决定——他正式公开宣布,美元已不再是一个值得完全信任的资产。
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现金储量猛增至3340亿美元,其中3000多亿美元全部投向了短期美国国债。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对美元的信任,但真相远非如此。这种现金为王的策略背后,隐藏着巴菲特对美国经济深层架构的担忧。
这种战略转变绝非偶然。过去45年里,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始终建立在对美国制度的深层信赖之上。无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至暗时刻,还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恐慌期间,他从未像今天这样质疑过美元的根本安全性。
但当他在股东大会上说出美国的财政政策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,正是让我感到恐惧的原因时,这位94岁的老人声音中透露的不是担忧,而是切肤之痛。这种痛苦来自于信仰的崩塌,来自于亲眼目睹一个曾经无比强大的体系正在走向溃败。
当美元信仰开始动摇,问题的根源直指美国的财政政策。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,每天的利息支出就高达千亿美元。这一个数字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,而是变成了悬在美联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更可怕的是,债务与GDP的比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逼近130%,远超于了经济学中所谓的临界点。
国会山上的议员们一边高喊着财政纪律,一边却在预算问题上陷入无休止的党争。共和党要减税,要增支,最后的结果就是债务上限不断被突破,而真正的改革方案却始终难产。
美国商务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稳步的增长萎缩0.3%,这是自2022年夏天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经济倒退。华盛顿特区那些政客们还在为下一次选举的竞选资金奔波,却对这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危机视而不见。
当财政问题积重难返,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无疑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贸易不应该被当作武器,巴菲特这句话直接戳破了特朗普关税战略的本质。
自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,美国经济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循环:加征一定的关税导致进口商品的价值上涨,消费者减少开支,企业利润下降,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,然后政府再试图通过更多关税来解决问题。
美国工厂本来期待关税能保护本土产业,结果却发现了自己用的进口零部件也跟着涨价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噌噌往上涨。零售商们更是叫苦不迭,原本想通过提前进货来规避关税,却发现囤积的货物卖不出去,库存成了沉重的负担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四月份就警告说,关税就像往经济火堆里同时浇油又泼水,既会推高物价,又可能加剧失业。现实证明,他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当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开始被质疑,一个更大的问题浮出水面:谁能填补这个权力真空?金砖国家正在加速推进本币结算机制,中东、东南亚、拉美等地区纷纷减少对美元的依赖。
在沙特阿拉伯,石油美元的神话已不再是铁律;在俄罗斯和印度之间,卢布结算的贸易正在成为新常态。欧元区也在悄然布局,试图在多极化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全球资本的重新布局慢慢的开始。瑞银集团的分析显示,过去六个月里,美元在全球外汇存底中的占比下降了2.3个百分点,这是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。
与此同时,人民币在国际清算体系中的份额正在稳步提升。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,更是权力格局的重构。当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让国家可以绕过SWIFT系统时,美元的金融霸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当巴菲特这个最坚定的美国信徒都开始怀疑美元,也许不是美国变了,而是世界终于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。他那句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今天听来多少有些讽刺—难道连老爷子也在学着对冲风险了?不过转念一想,这未必不是好事,至少给了别的货币追赶的机会。
仔细想想,美元霸权背后的剪羊毛游戏玩了这么多年,是时候结束了。要不然全世界的羊都快被薅秃了!
修身养性,在阅读中沉淀自己! 投稿请私信,欢迎各位爱好写作的朋友投稿! (已签约维权骑士,禁止搬运,搬运必究!)